序号 | 实施年级 | 劳动清单 | 教育目标 | 具体做法 |
1 | 一年级 劳模精神培育+日常生活劳动实践 | “劳模”大讲堂 | 以鲜活的事例和榜样的力量,激励一年级学生筑牢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思想根基。通过学习各行各业“劳模”的高尚品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劳动中感悟成长、在劳动中成就自我、在劳动中奉献社会,唱响“中国梦·劳动美”的时代主旋律。 | 1.通过邀请社会劳动模范及学校优秀毕业生等劳动榜样人物进校园开展“劳动大讲堂”活动,师生近距离聆听劳模故事,观摩精湛技艺,感受并领悟勤勉敬业的劳动精神,从而增强师生职业荣誉感、提高职业技能水平、端正劳动态度; 2.每学期开展一次“劳模”大讲堂活动,实现一年级学生参与劳动大讲堂覆盖率100%。 |
2 | “寝”有独钟·绽FUN青春大学生寝室文化节 | 通过举办寝室文化节活动,努力营造“洁、静、雅、美”寝室建设目标,引导广大学生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引导学生把握青春年华、珍惜室友情分,美化寝室环境、创造和谐氛围,提升校园生活幸福指数。 | 1.定制自己的专属寝室公约; 2.举办美化寝室大赛,各班级制定寝室内务标准,各二级学院结合实际,建立学生寝室内务标准化样板间,学校组织“最美寝室”评选; 3.以二级学院为单位征集“我们的寝室微故事”,择优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宣传展示。 |
3 | 劳动实践周活动 | 立足学校实际,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公共场所的卫生保洁、绿化美化和相关活动的管理服务,培养学生基础的劳动思维和劳动素养,培育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公共服务意识,帮助学生积累职业经验,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树立正确择业观,具有到艰苦地区和行业工作的奋斗精神。 | 1.学校校园内室外公共区域为学生劳动实践周主要活动场所,根据相应区域划分及班级值周安排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清扫及保洁工作; 2.要求每位学生学期内参与劳动实践周劳动实践时间不少于五天; 3..学生工作部(处)联合后勤管理处根据《学生劳动实践成绩考核标准》对各班级学生劳动实践周实践成绩进行评分,计入学生学业成绩。 |
4 | 暑期家庭劳动实践 | 通过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假期开展家庭劳动实践,引导学生在寒暑假期间制定个人“七天劳动”打卡计划,主动替家人分担家庭劳动事务,全方位培育生活技能,创造和谐幸福假期生活。 | 1.学生利用寒暑假期间,围绕家居清洁卫生、家庭收纳整理、烹饪厨艺提升、家庭事务管理等家庭劳动内容制定个人“七天劳动”计划,并坚持落实和打卡记录。 2.辅导员(班主任)可将学生完成打卡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考核体系。 |
5 | 二年级 奉献精神培育+社会服务性劳动实践 | 设立“青春因奉献而美丽”劳动体验岗 | 通过设立劳动体验岗,为学生搭建劳动实践平台,提供不同的劳动岗位以供学生选择,提升学生各类劳动岗位技能,让广大学生在奉献中挥洒汗水和体验劳动的快乐。 | 1.提供快递收发岗、食堂、宿舍、保卫处、图书馆等管理岗,让学生穿上职业工装、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劳动者为师,在其带领下共同劳动一天,使学生切实体会到不同职业的劳动特点,感受劳动快乐。 |
6 | 举办“致敬我身边最美的劳动者”系列活动 | 通过举办“致敬我身边最美的劳动者”征文、绘画、摄影等系列活动,让广大学生从身边的劳动者身上汲取奉献谨慎、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通过举办劳动文化巡演活动,营造劳动教育良好氛围。 | 1.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以身边疫情防控一线的医生和护士、防控一线日夜值守的警察、为抗疫做好物资保障的生产者和运输者、还有为我们坚守校园和“云端”上课的老师们等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为对象,组织广大学生通过征文、绘画、摄影等形式进行记录、学习和宣传; 2.各二级学院组建1-2支队伍以劳动“诗词朗诵”、“歌曲联唱”或“劳动情景剧”等表现形式,到各班级巡演; 3.学校择优选取一些作品,在全校范围内巡演。 |
7 | 开展“技能服务”我先行系列活动 | 通过开展“技能服务”我先行系列活动,帮助学生将所学专业技能和自身特长运用于劳动实践,让广大学生充分感受劳动后的丰收喜悦。 | 1.以学生专业技能和自身特长为依托,结合课堂、第二课堂以、三下乡、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方式,对所需人群提供服务。 2.指导学生利用自身专业技能开展社区服务、参加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全面提升劳动质量。 |
8 |
| 暑期家庭劳动实践 | 通过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假期开展家庭劳动实践,引导学生在寒暑假期间制定个人“七天劳动”打卡计划,主动替家人分担家庭劳动事务,全方位培育生活技能,创造和谐幸福假期生活。 | 1.学生利用寒暑假期间,围绕家居清洁卫生、家庭收纳整理、烹饪厨艺提升、家庭事务管理等家庭劳动内容制定个人“七天劳动”计划,并坚持落实和打卡记录。 2.辅导员(班主任)可将学生完成打卡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考核体系。 |
9 | 三年级 工匠精神培育+生产性劳动实践 | 组织学生开展见习实训实习 | 通过组织学生参与见习、参与实训、参与实习,进一步强化学生专业技能,为毕业进入工作岗位做好铺垫。 | 1.组织学生参与见习,帮助三年级学生全面了解专业背景、操作的基本原理、程序、规则; 2.要求学生重视实训,通过模拟真实职业情景、提升学生专业技能,领悟劳动精神; 3.强化实习成效,帮助学生拓展自身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提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
10 | 开展劳动调研活动 | 通过组建劳动教育调研小组,实地调研了解各种职业的劳动情况,引导广大学生感悟不同职业或不同岗位的劳动要素、劳动价值和劳动精神。引导学生主动为学校劳动教育建言献策献计策。 | 1.结合三年级学生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情况,各二级学院通过组建若干劳动教育调研小组,走进城市或乡村开展调查研究,调研研究成果以《我心中的劳动教育》调研报告的形式呈现,结合调研报告组织学生参与“我为学校劳动教育献计策”活动。 |
11 | 组织“工匠精神”云交流会 | 以“工匠精神”为主题,结合三年级学生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情况,通过组织劳动教育“云”交流会,让一、二年级学生线上体验三年级综合实训或顶岗实习生活,感悟“工匠精神”的实质内涵,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 1.各二级学院结合各专业实际,对口联系相应专业的不同年级学生,通过线上劳动场所介绍、劳动技能演示、劳动感悟分享等形式,引导学生培育“工匠精神”,践行“工匠精神”,为将来步入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
12 | 寒暑期家庭劳动实践 | 通过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假期开展家庭劳动实践,引导学生在寒暑假期间制定个人“七天劳动”打卡计划,主动替家人分担家庭劳动事务,全方位培育生活技能,创造和谐幸福假期生活。 | 1.学生利用寒暑假期间,围绕家居清洁卫生、家庭收纳整理、烹饪厨艺提升、家庭事务管理等家庭劳动内容制定个人“七天劳动”计划,并坚持落实和打卡记录; 2.辅导员(班主任)可将学生完成打卡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考核体系。 |